销售端情况:发布会结束当晚,小米创下三分钟大定破二十万的纪录。销售门店为应对集中涌入的客户,紧急调配人手支援并延迟下班时间,但仍难以承接流量。有用户表示销售拿着大喇叭叫号让客户排队试驾。每名销售每天基本要接二十组客户,客户对YU7参数较了解,更多询问不同版本差异和选配,也关心提车时间,而销售回答谨慎,仅强调订单多、交付看工厂。试驾环节对未预约客户不友好,试驾车虽有七辆,但至少要等一小时,且需提前预约。相比SU7上市时,来看YU7的顾客更实际,多是有明确购车计划的家庭用户。
• 工厂端情况:小米一期工厂和二期工厂已做好准备,一期工厂工人每天从早上九点工作到晚上九点,采取双班制。工厂从六月开始试生产YU7,采用混产方式,满负荷状态下月产量能达三万台,工厂只有一条产线,人手在不断扩充,零部件供应目前无不足,去年十二月YU7模具已运至一期工厂。二期工厂已进入使用状态,目前是单班制。三期工厂紧邻二期,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,今年年底可完工。

• 友商反应:一家传统车企高管因YU7上市一小时订单接近30万辆超出预期而痛批小米,该公司VP以上级别高管针对相关问题通宵复盘。不少车企将YU7与自家同级产品对比,意识到汽车行业还在拼决策、传播和反应速度,对小米汽车的号召力感到惊讶,行业因YU7的订单数据而普遍不安。有车企质疑小米爆单数据,后道歉。部分车企针对小米YU7漫长的提车周期,推出“承包退订”优惠政策,如极氪、蔚来、智己等,试图吸引犹豫或放弃的用户。

• 整体订单情况:在小米发布YU7后的72小时内,每家店平均新增锁单达到800 - 900台,锁单率在75% - 80%之间,进店量占比90%,上市效果远超门店预期,普遍超额完成厂家任务。
• 客户画像:
◦ 年龄与性别:用户以22 - 35岁的年轻群体为主,其中男性占55%,女性用户超45%。
◦ 购车类型:增换购比例在60% - 70%。
◦ 转单情况:因价格差,SU7转单占比5% - 7%。
◦ 女性用户特点:其外观内饰对女性吸引力强,不少女性主动购车、现场选配,且一二线城市女性决策比例更高。
• 配置与颜色选择:
◦ 版本选择:55%的用户选择标准版,25%选Pro版,20%选Max版。
◦ 颜色与内饰:主销颜色为钛金属,内饰为松石灰/鸢尾紫。
◦ 选装情况:选装集中在25扬声器与20英寸轮毂,平均单车选装金额1.5万 - 2万元。家庭客户偏爱标准版 + 常规颜色(如钛银色),并选装轮毂和音响;MAX版客户普遍预算较高,选装率近100%,女性用户比较钟情流金粉、丹霞紫。

• 车型对比情况: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,都只有少数用户会进行车型对比,目前在用户的对比车型中,特斯拉Model Y为主要对比车型。